火探管式自动探火灭火系统(感温自动灭火系统)0是较近几年国内外刚发展起来的一类灭 火系统,是一套简单成本低且高度可靠的独立自动探火/灭火系统。该灭火装置采用柔性可弯曲 的火探管作为火灾的探测报警部件,同时这种火探管还可兼作灭火剂的输送及喷放管道。柔性的 火管可以很方便地布置到每一个潜在着火附近,一旦发生火灾,在火灾初期,着火点附近火探管 受热破裂,立即释放灭火剂灭火。 特点: 报警灭火合一,探测反应时间快,迅速将火患扑灭在萌芽状态,有效降低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; 该系统*电源,不受震动或冲撞而影响操作功能;不因油、灰尘、烟的影响而导致探火功能的减 弱及误报警; 火探管为软性物,不受任何位置的影响,可以伸进各种窄小合复杂易燃空间或设备中,该特点弥补 了现有的消防产品不能扑灭此类火源的缺陷; 距离被保护物近,灭火效率高,费用彳氐廉; 非全滝没式,释放时不会伤害被保护区域的人员; 较适合无人值守而需重点保护的设备和场所; 设计简单,安装简便,不占用户的有限空间,*另外设置气瓶间。 一、 风力发电机组为什么需要自动消防系统 1. 机组价值高 风力发电机组是高价值的设备,以2MW风机为例,每台风电机组(含塔筒)价值1000万元。风机的叶片为复合材料制成,机舱外壳材料为玻璃钢,里面容纳有各类电气设备、液压站、齿轮箱、发电机等,一旦发生火灾,基本上风机设备会全部灭失,所残留的设备也没有维修和使用的价值了。单机容量越大,设备价值越高,更需要防火保护。 2. 风机自身的火灾隐患多 1) 野外雷击 风机机组工作在野外风速比较大的地方,如山脊、开阔的平原等处,而这些地方恰恰是容易遭受雷击的区域。丹麦是地势平坦的国家,海拔高处不**过150米,据丹麦建筑物及风机防雷**统计,自从丹麦发展风电以来,这个国家每年遭受的雷击次数骤升到30万次以上。雷击能量的大小很难预测,而风机的防雷设计系统都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设计,是有容量限度的。当实际的雷击**过设计标准时,就会发生火灾。 2) 风机设计制造缺陷 风机的设计要符合当地运行环境的特点,但是某些风机设计上制造上有缺陷。如在海边或者海上运行的风机,需要考虑盐雾对电气设备腐蚀的影响,有的风机未安装潮湿空气过滤系统(又称“气候包”),导致机舱里高压变压器等设备的接线端子锈蚀,产生放电现象,最后造成相间短路发生火灾。有的风机齿轮箱漏油严重,地板上会有一些积油。有的风机防雷性能较差,未能正确按照防雷分区的要求设计相应的防雷措施,有的制造质量较差接地线未能正确安装,或者风电场自身的接地网长期锈蚀导致接地性能下降等。这些因素均会在运行中由于自身(电气防护等级下降)或外界的原因(雷击)导致火灾发生。 3) 服务不到位 由于风电较近几年发展快,人员培训跟不上,很多维修人员在工作时没有风机防火意识。风电机组的维修人员由于工作粗心,有时候会在维修结束后在机舱里留下沾染油污的棉丝、或者齿轮箱渗油没有及时擦洗干净。当机组发生紧急刹车时,刹车片会擦出火星,溅到棉丝上可能会引燃棉丝导致火灾。 3. 风机火灾不易救援 1) 高空不易救援 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如机舱和叶片运行在距离地面七八十米的高空,相当于30层楼高,通常火灾发生的时候风都比较大,一般的消防车的水压难以到达如此高度,通常只能“忘火兴叹”。 2) 野外不易救援 风电场通常都远离城市,城市消防系统很难及时到达。海上风电机组的火灾救援更是遥不可及,发生了火灾,通常只能任其烧毁。 4. 造成的次生灾害大 中国的装机有**过一半的风电机组安装在草原和森林附近,一旦发生火灾,风机就象一支燃烧的巨型火炬,燃烧中散落的碎片会随风飘入到附近的草场、田野和森林中,引发次生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。